品易文章网品易文章网

律师助理没案源,主动拓展客户成了合伙人

    那是我做律师助理的第三年,也是我最焦虑的一年。

    每天早上走进律所,看着办公室里那些堆积如山的案卷,心里却空落落的。别人的案子一个接一个,而我呢?除了帮合伙人整理文件、跑跑腿,几乎没什么自己的客户。每个月拿着固定的薪水,听着父母在电话里问“什么时候能独立”,脸上火辣辣的。

    我们所有个不成文的规定——助理要想晋升,必须有自己的案源。合伙人王律师找我谈过几次,话说得很委婉,但意思很明白:小陈啊,专业能力不错,可律师这行,光会办案不够,还得会找案子。

    我记得特别清楚,那是四月底的一个下午,我又一次空手从客户那里回来。坐在办公桌前,盯着电脑屏幕发呆,心里翻江倒海。这样等下去,等到什么时候?等来的都是别人挑剩下的,或者根本等不来。

    “要不,我帮你介绍几个客户?”隔壁工位的李姐好意说。

    我苦笑着摇摇头。靠别人介绍,能介绍多少?这条路,终究要自己走出来。

    可怎么走?我一个刚从学校出来的年轻人,没背景没人脉,站在北京这样的大城市里,像一粒沙子。那些企业老板、公司高管,凭什么把案子交给我这个毛头小子?

    那天晚上,我失眠了。凌晨两点,爬起来打开电脑,开始列清单——我认识谁?谁能帮我?列来列去,不到二十个人,还大多是同学和亲戚。看着那张几乎空白的表格,心里凉了半截。

    转机来得偶然。周末回老家,参加表哥的婚礼。席间,有个远房亲戚知道我在北京做律师,顺口问了句:“你在律所主要做什么呀?”

    我照实说了:“主要是律师助理,还在学习阶段。”

    她“哦”了一声,话题就转开了。可就在那一刻,我突然明白了什么——没有人会对“助理”感兴趣,大家需要的是能解决问题的律师。

    回到北京后,我做的第一件事,就是重新整理思路。既然没有现成的人脉,那就去创造人脉;既然没有客户找上门,那我就走出去找客户。

    我开始参加各种行业交流会。第一次去的时候,躲在角落里,手里端着杯饮料,看着那些西装革履的人谈笑风生,觉得自己格格不入。硬着头皮递出去几张名片,换来的是客气的“有需要联系你”。我知道,那些名片多半被随手扔掉了。

    这样不行。我观察那些资深律师是怎么做的——他们不只是发名片,而是在和人交流,了解对方的需求,提供专业的建议。

    于是,我改变了策略。再去参加活动前,我会提前研究参会名单,了解可能遇到的企业和行业。我不再急着发名片,而是先倾听,了解对方在经营中遇到的法律问题,然后有针对性地给出建议。哪怕只是简单的劳动合同问题、知识产权保护,我也认真对待。

    慢慢地,有人开始主动要我的联系方式了。虽然还是没接到什么大案子,但至少,有人愿意听我说话,愿意咨询我的意见。

    真正让我打开局面的,是一个劳动纠纷的小案子。一家创业公司的员工要离职,索要高额赔偿。公司老板是我在一次分享会上认识的,当时我讲了半小时的企业用工风险防范。他找到我时很坦诚:“陈律师,我们公司刚起步,律师费预算有限……”

    “没关系,我们先看看怎么解决问题。”我说。

    我花了一周时间研究这个案子,查阅了所有相关判例,设计了三种解决方案。最后通过谈判,帮公司以远低于预期的补偿金和解了。那个老板特别感激,不仅付了律师费,还在他的朋友圈里大力推荐我。

    就是这个小小的开始,像推倒了第一张多米诺骨牌。通过他的介绍,我接到了第二个客户,然后是第三个……虽然都是小案子,但我每一个都全力以赴。我知道,对现在的我来说,口碑比赚钱更重要。

    有一个知识产权侵权的案子,我前后跑了五个月,取证、公证、谈判,几乎跑遍了半个中国。最后为客户争取到了满意的结果。这个案子让我在圈子里有了点小名气,陆续有类似需求的客户找上门来。

    最让我感动的是,第一个客户后来公司做大了,把所有的法律事务都交给了我。签常年法律顾问合同那天,他说:“陈律师,我还记得你当初给我讲劳动法时的样子,那么认真,那么负责。我知道,把案子交给你,放心。”

    那一刻,我差点没忍住眼泪。

    现在回想起来,从零开始拓展客户这条路,我走了整整两年。这两年,我参加了近百场活动,写了五十多篇专业文章,免费咨询过的人不计其数。名片发了几千张,微信好友从两百人增加到两千人。

    但最重要的不是这些数字,而是在这个过程中,我学会了如何与人建立信任,如何把专业能力转化为客户需要的价值。我明白了,找案源不是求人施舍,而是用自己的专业帮助别人解决问题。

    上个月,所里开会宣布我晋升合伙人的时候,王律师拍拍我的肩膀说:“小陈,你知道我最欣赏你什么吗?不是你的业务能力,而是你那股从零开始的闯劲。”

    其实我想说,哪有什么闯劲,不过是无路可走时的坚持罢了。当你没有伞的时候,只能拼命奔跑。

    如今,我也开始带助理了。每次看到他们为没有案源发愁时,我都会讲自己当年的故事。我会告诉他们:别着急,从最小的案子做起,从最需要帮助的人帮起。信任是一点点积累的,客户是一个个争取的。

    这条路不容易,但只要方向对,每一步都算数。

未经允许不得转载:品易文章网 » 内容均为网友投稿,不排除杜撰可能,仅可一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