那天在商场门口,寒风刮得人脸生疼。一个穿着玩偶服的小姑娘递来张宣传单:“姐姐,扫码领护手霜哦,天气干燥正好用得上。”我低头看看自己有些起皮的手背,心想反正也要买,免费领一个挺好。掏出手机“嘀”一声,页面跳转显示“恭喜您获得XX品牌护手霜一支”,下面还有行小字:“邀请三位好友助力,即可免费包邮到家”。
当时没太在意,把链接随手发到了家庭群和闺蜜群。我妈第一个回复:“这什么链接?别乱点,小心被骗。”我回了个白眼表情:“就领个护手霜,你们点一下就行。”
可事情远没有这么简单。
点开助力页面才发现,每个好友点击后还需要完成一系列操作——关注公众号、注册账号、甚至要下载APP。闺蜜小敏直接打电话过来:“你这什么任务啊?太复杂了,我弄了半天都没成功。”电话那头还能听见她两岁儿子的哭闹声。
我心里咯噔一下,赶紧说“那算了别弄了”。可看着页面上“已完成0/3”的提示,又有点不甘心——都已经开口求人帮忙了,现在放弃岂不是白费功夫?
硬着头皮给另一个朋友发消息。她很快回复:“最近这种骗局很多,你小心信息泄露。”这话像盆冷水浇下来。确实,为了支护手霜,我不仅泄露了自己的信息,还让朋友们也陷入可能的风险中。
但魔怔的是,明明知道不对劲,却像上了发条停不下来。那天晚上,我对着手机通讯录翻来翻去,把好友列表从头划到尾。大学同学?好久没联系了。同事?工作日让人帮忙做这个不太合适。亲戚?除了爸妈,其他亲戚的微信我都没加。
最后选中了三个认为“可能会帮”的人——一个总爱凑热闹的表妹,一个脾气很好的前同事,还有那个总说“有事说话”的高中同学。
表妹倒是爽快,十分钟后发来截图:“搞定啦!”可前同事迟迟没回复,高中同学则发来个苦笑表情:“兄弟,不是不帮你,这得要下载APP,我手机内存都快爆了。”
那一刻,我坐在沙发上,忽然觉得特别累。窗外夜色深沉,手机屏幕的光刺得眼睛发酸。我问自己:到底在干什么?为了一支成本可能不到十块钱的护手霜,我在这里消耗人情、浪费时间,还让朋友们为难。
想起大学时,和室友互相帮忙抢选修课,那种帮忙是真心实意的;工作后朋友搬家,二话不说就去帮忙,搬完一起蹲在满地纸箱里喝啤酒。可现在呢?我却在为这种毫无意义的“助力”去消耗这些珍贵的关系。
更讽刺的是,第二天上班路上,我看见商场化妆品店门口写着“护手霜特价9.9元”。就为了这个9.9元,我折腾了一晚上,欠了人情,还让自己陷入这种尴尬的境地。
最后我也没凑齐三个助力。倒是我妈不声不响地注册了账号帮我点了一次,七十岁的人戴着老花镜研究了半天。当她发来那个歪歪扭扭的截图时,我眼眶突然就湿了。
那天晚上,我下单买了三支护手霜——一支寄给妈妈,另外两支准备送给帮过我的朋友。在备注里我写道:“不是什么任务,就是天气冷了,想着你。”
现在想想,那个扫码领护手霜的活动,我最终没能领到。但它却给了我更珍贵的东西——一次清醒的机会。我们总在追逐那些看似“免费”的馈赠,却忽略了背后隐藏的成本:我们的时间、隐私,还有那些经不起消耗的感情。
生活里真正的温暖,从来不是扫码得来的。它是你真心为朋友挑支护手霜时的心意,是妈妈戴着老花镜帮你完成任务的笨拙,是那些不因“助力”而存在的、简单纯粹的关心。
而那支我没能领到的护手霜,就让它留在那里吧。有些东西,失去了反而才是真正的得到。
未经允许不得转载:品易文章网 » 内容均为网友投稿,不排除杜撰可能,仅可一观。
品易文章网
热门排行
阅读 (107)
1恋爱时的细心照顾,婚后的粗心忽略阅读 (98)
2在跨境电商做选品:从踩坑滞销到爆单的选品逻辑阅读 (92)
3市场调研助理:协助项目的问卷整理阅读 (90)
4他种的绿萝,我剪了枝阅读 (90)
5扫码领洗发水,收到后是小瓶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