俺们村叫柳树屯,不大,百十来户人家,年轻力壮的基本都出去打工了,留下的多是像俺这样的,上了年纪,守着几亩地过活。地是庄稼人的命根子,伺候好了,一年的嚼谷、孩子的学费、家里的零用,就都有了着落。开春那阵子,眼瞅着地里的麦苗返了青,该追肥了,买化肥就成了头等大事。往年都是几家凑一块,去镇上固定的农资店买,价钱虽说不便宜,但知根知底,用着放心。
今年开春刚过完年,我们村的微信群里就热闹起来了。群主是隔壁家的李老二,平时挺热心个人,谁家有个红白喜事他都跑前跑后的。那天晚上,他忽然在群里发了个链接,说是“厂家直销,优质化肥,拼团购买,价格比镇上便宜将近三分之一!”链接点进去,页面做得挺像那么回事,红底白字写着“助农惠民,厂家让利”,各种化肥的图片、说明、原价和拼团价标得清清楚楚。嚯,这一下子,群里就炸开锅了。
“真的假的?能便宜这么多?”
“李老二,这靠谱不?别是骗人的吧?”
“我看这牌子好像听说过,电视上是不是做过广告?”
李老二在群里信誓旦旦地保证:“大家放心!这是我一个远房表侄介绍的,人家是厂里的销售经理,绝对正品!就是为了冲销量,才搞这么大活动。咱们一个村凑个百八十袋,就算成团了,直接送到村头,省了咱们来回跑的麻烦和运费!”
他这么一说,好多人都心动了。三分之一啊,一袋省下好几十,十袋就是几百块,对俺们庄户人家来说,这不是个小数目。老王叔先在群里接了个龙,报了十袋。接着,张家媳妇,刘家老汉……接龙的人越来越多。我拿着手机,心里也直犯嘀咕。便宜是便宜,可这网上买东西,还是化肥这种大件,心里总有点不踏实。我老伴在旁边催我:“快报吧,大家都报了,你看李老二还能坑咱自己村的人不成?省下的钱,能给孙子多买几罐好奶粉哩。”
是啊,李老二一个村的,低头不见抬头见,他总不能把全村人都骗了吧?抱着这种想法,我也在接龙后面加上了我的名字,要了八袋。那天晚上,群里就跟过年似的,大家一边报数,一边议论着今年用了好化肥,收成肯定差不了,仿佛已经看到了金灿灿的麦浪。
第二天,李老二在群里发了付款方式,是一个个人的微信收款码。他说为了统计方便,钱先统一收上来,他再转给厂家。看到是个人收款码,我心里又“咯噔”一下。但看到群里已经有不少人把付款截图发上来了,李老二也挨个@确认,喊着“老王叔十袋款已收”、“刘家八袋款已记下”……那种热火朝天的气氛,容不得人多想。我咬咬牙,通过微信,把两千多块钱转了过去。那是我准备了好久,压在箱底的钱。转完账,我还特意给李老二发了个语音:“老二,钱转过去了,俺家那八袋可给俺记牢靠啊!”他很快回了个“放心吧,叔,错不了!”后面跟着个咧嘴笑的表情。
钱交上去之后,头两天群里还挺平静,偶尔有人问一句“化肥啥时候到啊?”李老二总是回复:“快了快了,正在安排物流,大家别急。”我们想着,组织这么多人,麻烦点,等几天也正常。
大概过了一个星期,还是没动静。再有人在群里问,李老二的回复就变得有点含糊了,说什么“厂家订单多,排着呢”、“我再催催”之类的话。气氛开始有点不对劲了。有人开始私下里问我:“老哥,你听说啥信儿没?”我哪知道啊,只能安慰别人,也安慰自己:“再等等,李老二不是那种人。”
又过了三四天,连李老二本人都不怎么在群里说话了。@他,他也半天不回。大家真急了。那天晚上,几个性子急的后生直接去了李老二家。回来在群里说,李老二家大门锁着,人不见了,打电话也关机。
群里瞬间就炸了!
“啥?人跑了?”
“我的钱啊!三千多块呢!”
“报警!赶紧报警!”
“李老二这个天杀的!连自己村的人都骗!”
我拿着手机,手直哆嗦,脑子里嗡嗡的。两千多块啊,那得卖多少粮食才能挣回来?老伴在一旁听说后,当时就掉了眼泪,嘴里反复念叨:“这可咋办,这可咋办啊……”
我们赶紧报了警。警察来了,做了笔录,看了看我们的微信群和转账记录,叹了口气说:“这类案子最近不少,对方用的都是虚拟身份和网络账户,钱一转走,立马就分散洗掉了,追查起来难度很大。”警察的话像一盆冷水,把大家最后一点希望也浇灭了。
最让人难受的是第二天。不知道是谁先发现的,在群里发了一句:“咱们这个群……是不是也能解散啊?”没人说话。过了几分钟,又有人试了试,发了个表情,果然发出去了。但那种感觉,比群真的被解散了还让人窒息。曾经热热闹闹、充满希望的“柳树屯化肥拼购群”,就那么死气沉沉地躺在每个人的微信里,没人再说话,没人愿意再看,也没人主动去解散它。它像一个耻辱的伤疤,提醒着我们每个人上当受骗的经历。
那段时间,村里气氛特别压抑。以前吃完饭,大家都喜欢聚在村头大树下聊天,那阵子,没人有心情去了。碰了面,也是摇摇头,叹口气。王家媳妇因为这事,跟她男人大吵一架,差点回了娘家。刘老汉本来身体就不好,一气之下病倒了,在床上躺了好几天。我跟我老伴也互相埋怨了几句,但更多的是相对无言的沉默和心疼。地里的麦苗还等着施肥,没办法,我们几家关系近的,只好又互相借了点钱,凑合着去镇上买了些高价化肥,好歹没耽误了农时。
后来听说,李老二也是被人骗了。他那个所谓的“远房表侄”,根本就是个骗子,利用他想给村里办点好事、顺便 maybe 自己能拿点提成的心理,把他给套进去了。李老二自己也投进去不少钱,没脸见村里老少爷们,才跑了。至于他去了哪儿,现在怎么样了,没人知道。
现在事情过去这么久了,地里的麦子都抽穗了。损失的钱,估计是要不回来了,只能当买个天大的教训。但这个教训,太疼了。它不光骗走了我们的钱,更骗走了我们村里人之间那种几十年积累下来的、朴素的信任。现在村里再有人组织个啥事,大家心里都先画个问号,那种一呼百应、毫无保留的热乎劲儿,再也没有了。
有时候晚上睡不着,我就在想。你说那些骗子,他们怎么就忍心,对着我们这些土里刨食的老农民下手呢?我们那点钱,来得多么不容易啊。那不仅仅是钱,是汗珠子摔八瓣换来的指望,是孩子的新书包,是老人治病的药,是一家人的盼头。
唉……这事儿,就像一根刺,扎在俺们柳树屯每个人的心里,怕是很难拔出来了。那死气沉沉的微信群,我还一直没删,不是舍不得,是想让它时刻提醒自己,也提醒看到它的人:这世道,有时候,你看得见的便宜,后面藏着你看不见的深坑。特别是对着那些屏幕后面,花言巧语的热心肠,咱可得把眼睛擦得亮亮的。
未经允许不得转载:品易文章网 » 内容均为网友投稿,不排除杜撰可能,仅可一观。
品易文章网
热门排行
阅读 (107)
1恋爱时的细心照顾,婚后的粗心忽略阅读 (98)
2在跨境电商做选品:从踩坑滞销到爆单的选品逻辑阅读 (92)
3市场调研助理:协助项目的问卷整理阅读 (90)
4他种的绿萝,我剪了枝阅读 (90)
5扫码领洗发水,收到后是小瓶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