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话一点儿都不夸张。记得刚在一起那会儿,大冬天的,我手冷,你二话不说就把我的手拽过去,塞进你羽绒服口袋里。你的手心总是那么暖,暖得我都不想抽出来。我们在那条走了无数遍的小路上慢慢晃,路灯把我们的影子拉得好长,你说像两根纠缠在一起的藤蔓,分不清谁是谁。
那时候多能聊啊。夜里打电话,能从“你晚饭吃了什么”开始,聊到童年糗事,聊到人生理想,聊到窗外的天都蒙蒙亮了,还舍不得挂。手机烫得像要烧起来,耳朵也疼,可心里是满的,涨潮似的,全是甜蜜和兴奋。现在想想,哪有那么多说不完的话呢?不过是喜欢听你的声音,喜欢那种你存在于我每一个生活缝隙里的感觉。
你的喜好,我摸得门儿清。你不爱吃葱,喝豆浆一定要放两勺糖,看电影看到动情处会偷偷掐自己手指。这些细枝末节,我像攒宝贝一样,全收在心里。你也是这样。你知道我怕黑,晚上送我回家总要看着我楼道的灯一层层亮起,直到我出现在阳台朝你挥手,你才肯离开。你知道我胃不好,总会在我包里偷偷塞一小盒饼干,附上一张便签:“不许饿着。”
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变的呢?
好像也说不出一个具体的时间点。没有激烈的争吵,没有原则性的错误,甚至没有那句伤人的“我不爱你了”。就像一杯滚烫的水,它不是一下子冷掉的,它只是放在那里,慢慢地,不知不觉地,就凉透了。
我们之间的对话,渐渐从“你在干嘛,我想你了”,变成了“嗯”,“好的”,“知道了”。分享一首歌,一部电影,得到的回应从一大段热烈的讨论,变成了一个简短的“哦”,或者一个系统自带的“点赞”表情。那感觉,像一拳打在棉花上,使不上劲,空落落的。
后来,连见面都少了。好不容易坐在一起吃饭,竟会有一段一段的沉默。我低头搅动着碗里的汤,你低头划着手机屏幕。我们之间隔着的,不再是那张小小的餐桌,而是一片无声无息的、正在蔓延的荒漠。我搜肠刮肚地想找个话题,生怕冷场,可说出来那些“工作忙不忙”、“最近天气不错”之类的话,干巴巴的,连我自己都觉得陌生。你抬起头,对我客气地笑一下,回答说:“还行,老样子。”
那一刻,我心里猛地一沉。我宁愿你跟我抱怨工作里的烦心事,宁愿你跟我抬杠,甚至宁愿我们吵一架。可你没有,你只是用那种对待同事、对待普通朋友的、无可挑剔的客气,在我面前筑起了一道透明却坚硬的墙。
我终于明白了。最伤人的,不是恨,而是这种刻意的、周全的礼貌。它无声地宣告着:你已经不再是我愿意袒露情绪的那个人了。我的喜怒哀乐,都与你无关了。
分手那天,异常平静。我们像完成一个仪式,把一起养的绿萝分了盆,你把你的书拿走,我把我的CD留下。没有眼泪,没有质问。你站在门口,最后回过头来看我,说:“那……我走了。你以后,好好照顾自己。”
我也点点头,喉咙发紧,努力让声音听起来正常:“你也是。”
门轻轻地合上了。“咔哒”一声,很轻,却像在我们之间落下一把沉重的锁。我们没有互删联系方式,还静静地躺在彼此的好友列表里。偶尔,会看到你发的朋友圈,是一些风景照,或者转发的工作链接。我会点开看一下,有时手指在点赞的那个图标上悬停片刻,最终还是滑走了。我不知道该点下去,还是该假装没看见。点赞显得太亲昵,忽略又显得太刻意。
我们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。我清楚地知道你的生日,记得你笑起来眼角有几条细纹,记得你紧张时会不自觉地摸鼻子,记得你所有爱吃和不爱吃的菜。可我也清楚地知道,这些记忆,再也无处安放了。它们成了我一个人的秘密,像锁在旧箱子里的日记,偶尔翻出来,满是灰尘,呛得人想掉眼泪。
曾经我们亲密得可以共用一根吸管,可以穿着对方的衣服满街跑,可以在彼此面前露出最狼狈也最真实的样子。现在,我们却恪守着最安全的距离,用最规范的社交礼仪,小心翼翼地将对方隔绝在自己的世界之外。
那种客气,是比任何争吵都决绝的告别。它告诉我,那段藤蔓纠缠的岁月,真的过去了。我们亲手将那个最亲密的人,送回到了茫茫人海里。
从此,山高水长,只是路人。我的欢喜与悲伤,都只能轻轻说给自己听了。
未经允许不得转载:品易文章网 » 内容均为网友投稿,不排除杜撰可能,仅可一观。
品易文章网
热门排行
阅读 (107)
1恋爱时的细心照顾,婚后的粗心忽略阅读 (98)
2在跨境电商做选品:从踩坑滞销到爆单的选品逻辑阅读 (93)
3市场调研助理:协助项目的问卷整理阅读 (90)
4他种的绿萝,我剪了枝阅读 (90)
5扫码领洗发水,收到后是小瓶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