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次教新人做手冲,是个叫小雨的女孩。她紧张地站在手冲壶前,手都在发抖。我笑着接过她手里的壶:“别怕,咱们一步一步来。做咖啡和交朋友一样,得先了解对方的脾气。”
我教她的第一件事不是技巧,而是感受。“你先别急着冲,过来闻闻。”我打开一罐今天刚到的耶加雪菲,让她闭上眼睛深深吸气,“是不是有茉莉花和柠檬的香味?记住这个味道,等会儿我们就要把它从豆子里请出来。”
磨豆机嗡嗡响起来,我让她注意听声音。“磨豆时不能太粗也不能太细,像白砂糖的颗粒感就刚好。太细了会苦,太粗了味道又出不来。”我抓起一把磨好的粉让她感受,“就像做菜时的火候,得恰到好处。”
滤杯放上分享壶,折好滤纸,我用热水仔细淋湿。“这个步骤很多人会忽略,但其实特别重要。既能让滤纸更贴合,又能温壶,还能去掉纸的味道。你看,做咖啡的每个动作都有它的道理。”
称出20克咖啡粉,轻轻抖平。我让小雨把手放在粉层上方感受:“现在它们是沉睡的,我们的任务就是温柔地把它们唤醒。”
“注水要从中心开始,画圈要慢要稳。”我握着她的手带她做第一次注水,刚好浸湿所有咖啡粉,“这叫焖蒸,给咖啡粉一个准备的时间。你看,它们正在慢慢鼓起小包,这说明豆子很新鲜,里面的气体正在释放。”
等待30秒,我让她观察咖啡粉的变化:“它们现在睡醒了,准备好把最好的味道给我们了。”
第二次注水时,我教她控制水流:“水流要保持稳定,像细细的雨丝,不能断也不能太急。从中间慢慢往外画圈,再慢慢回到中心。对,就是这样,你在和咖啡粉跳舞呢。”
她小心翼翼地控制着手里的壶,额头都冒出了细汗。当热水均匀浸过每一粒咖啡粉,深褐色的咖啡液开始透过滤纸滴落,那声音清脆而有节奏。
“最难的是保持水温,”我指着温度计说,“不同的豆子需要不同的温度。浅焙的可以高一点,深焙的要低一些。就像对待不同性格的人,要用不同的方式相处。”
时间一分一秒过去,分享壶里的咖啡慢慢上升。两分三十秒,刚好完成。我让她关掉计时器:“时间到了就要停,过度萃取会让咖啡变苦。就像煮一碗好面,恰到好处才有最好的口感。”
我把分享壶轻轻摇晃三下,让咖啡充分混合,然后倒了两小杯。一杯给她,一杯给我。
“来,尝尝你做的第一杯手冲。”
她紧张地抿了一口,眼睛突然亮了:“店长,真的有茉莉花的味道!”
我笑了:“这就是手冲咖啡的魅力。你尊重它,它就会把最好的味道给你。”
在后来的日子里,我看着小雨从生涩到熟练,从紧张到从容。有一天,一位老顾客特意过来跟我说:“今天这杯西达摩冲得真好,蜂蜜的甜感完全出来了。”
小雨在旁边听着,脸上泛起淡淡的红晕。那一刻,我看见了她眼里的光——那是当一个人真正把心意融入工作时才会有的光芒。
现在馆子里有六个小伙伴都会做手冲了,每个人都有自己微小的习惯。小李喜欢水流稍微快一点,小张焖蒸时间会长五秒。但这些都不重要,重要的是他们都学会了用一颗专注的心去对待每一杯咖啡。
每当有新来的伙伴,我都会像当年教小雨那样,从闻豆子开始,一步步带他们走进手冲咖啡的世界。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,能安静地花三分钟做一杯咖啡,本身就是一种修行。
咖啡馆打烊后,我常常会给自己冲一杯。看着热水缓缓流过咖啡粉,闻着空气中升腾的香气,我会想起这些年带过的每一个新人,想起他们从笨拙到优雅的蜕变。其实啊,教人手冲咖啡,教的不仅是技术,更是一种态度——对美好的执着,对细节的在意,对平凡事物的尊重。
水流声渐渐变小,最后一滴咖啡落入壶中。这杯咖啡的滋味,只有用心的人才能懂。
未经允许不得转载:品易文章网 » 内容均为网友投稿,不排除杜撰可能,仅可一观。
品易文章网
热门排行
阅读 (107)
1恋爱时的细心照顾,婚后的粗心忽略阅读 (98)
2在跨境电商做选品:从踩坑滞销到爆单的选品逻辑阅读 (93)
3市场调研助理:协助项目的问卷整理阅读 (90)
4他种的绿萝,我剪了枝阅读 (90)
5扫码领洗发水,收到后是小瓶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