品易文章网品易文章网

他加班到深夜,我留着灯等他回家

    窗外黑透了,静得只听见冰箱的嗡鸣。我靠在床头,书摊在膝头,却一个字也看不进去。抬手看表,十一点半。他还没回来。

    这盏床头灯,是我特意换的。原来的灯太亮,白剌剌的光,照得人心里发慌。现在这盏,暖黄色的光晕,柔柔地铺开,只照亮床头这一小块地方,像冬天夜里拢着的一小团炉火。

    不知道这是他这个月第几次加班到深夜了。

    记得刚结婚那会儿,我们都还在租房子。小小的开间,厨房转身都困难。他那会儿也加班,但总能赶在十点前回来。我会算好时间,在他敲门时正好把面条下锅。他吸溜着热气腾腾的面,鼻尖冒汗,还会兴高采烈地跟我讲公司里又有什么新项目,眼睛里有光,仿佛前面有使不完的劲儿和盼不完的好日子。

    后来,我们买了房,有了孩子。他肩上的担子肉眼可见地重了。升了职,管的人多了,责任大了,回家的时间却越来越晚。那些关于新项目的兴奋劲儿,渐渐被一种沉默的疲惫取代。

    儿子小时候,总是不肯睡,嘟着小嘴问:“爸爸呢?我要等爸爸。” 我就抱着他,坐在现在这个位置,指着窗外远远近近的灯光,说:“你看,那些亮着的窗户,可能也有人在等家人回家呢。爸爸在给我们挣奶粉钱,在给我们亮更多的灯。” 孩子听着听着,就在我怀里睡着了,小脸红扑扑的。我会轻轻把他放好,然后回来,继续守着我这盏灯。

    儿子如今住校了,周末才回来。这等待,便成了我一个人的事。

    说不心疼是假的。好几次,我迷迷糊糊快睡着了,听见钥匙在锁孔里极轻、极慢地转动的声音——他怕吵醒我。接着是窸窸窣窣换鞋、放包的声音,像夜里溜进屋的猫。他会先去厨房,看看我给他留的饭菜,有时候会吃几口,大多数时候,只是喝口水。然后,他才会轻手轻脚地走进卧室。

    门被推开一条缝,他那带着倦意的脸探进来,看到我还靠着,灯还亮着,会愣了一下,随即眉头就舒展开,那种表情,很复杂,有歉意,有疲惫,但更多的是……一种像回家了的踏实。

    “还没睡啊?”他总是这一句,声音沙哑。

    “嗯,睡不着,看看书。”我也总是这一句。我们心照不宣,谁也不点破这盏灯的意义。

    他洗漱完躺下,常常是身子一沾床,沉重的呼吸声就传来了。那是累到极致的沉睡。我侧过身,就着这昏黄的灯光看他。眼角的皱纹深了,鬓角好像又添了几根白头发,在暖光下特别显眼。那个曾经在球场上奔跑、在我生病时急得满头大汗的年轻人,已经被岁月和生活打磨成了眼前这个沉稳、沉默,甚至有些沧桑的中年人。

    我会悄悄把他踢开的被子掖好,然后关掉灯。

    在那一瞬间,黑暗彻底笼罩下来,但他的鼾声就在耳边,均匀、踏实。这声音,比任何灯光都让我觉得安心。我知道,他回来了,这个家就是满的。

    这盏灯,亮与不亮,差别很大。

    它亮着,这房子里就不是我一个人的呼吸。那光虽然弱,却能穿透夜色,告诉他,也告诉我自己,这条夜路,他不是独自在走。家,不是一个回去睡觉的黑洞,而是一个有温度、有等待的归宿。

    它更像是一种无声的对话。我用灯光告诉他:“我知道你辛苦,我在这里陪着你。” 他用准时归来(哪怕已是深夜)回应我:“我知道你在等,我记挂着家里。”

    我们之间,早已过了整天把“爱”啊“情”啊挂在嘴边的年纪。日子是具体的,是琐碎的,是一日三餐,是柴米油盐。而在这具体而微的生活里,这盏灯,就成了我们之间最朴素也最坚定的盟约。它不说教,不喧哗,只是在那里,用一抹昏黄,对抗着整个世界的冰冷和忙碌。

    前天晚上,他破天荒地回来得早些,十一点刚过就进了门。那天他心情似乎不错,洗完澡没立刻倒头就睡,而是靠在我旁边,叹了口气,说:“今天开会的时候,头昏脑涨的,忽然就想到你这盏灯。一想到家里有灯亮着,有人在等,就觉得,再难也得撑下去。”

    他没再说下去,我也没问。只是伸出手,轻轻握了握他粗糙的手掌。

    那一刻,我觉得,所有的等待都值得。

    这世上的爱,有千百种样子。对我们这个年纪的人来说,爱可能不再是花前月下的浪漫,不再是轰轰烈烈的誓言。它变成了我锅里温着的一碗汤,变成了他即使再累也记得我生日的一份心意,变成了这深夜里,无论多晚,都为他点亮的一盏灯。

    这灯光不耀眼,不足以照亮整个房间,但它足以照亮他回家的路,足以温暖我们被生活磨得有些粗糙的心。它是一座小小的灯塔,守望着我们这艘普通的、在生活海洋里航行的船。

    我不知道这样的夜晚还会有多少。也许明天他就能准时下班,也许这样的加班还会持续很久。但只要他还在为这个家奔波,只要我还在这个家里等他,这盏灯,就会一直亮下去。

    直到他平安归来,直到听见他那声疲惫而安心的“我回来了”,我才会觉得,这一天,算是圆满了。

    夜更深了,我仿佛听见了汽车由远及近的声音,也许是错觉。但我还是坐直了些,理了理头发,把灯光又调亮了一点点——刚刚好,能让他一抬头,就从楼下的黑暗里,看到这团属于我们的、暖暖的光晕。

未经允许不得转载:品易文章网 » 内容均为网友投稿,不排除杜撰可能,仅可一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