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知道的,现在什么都图个方便,手指动一动,东西就送到家。我那个小书房,书堆得跟小山似的,早就想添个书架了。在购物网站上翻了整整三个下午,看买家秀,比价格,琢磨尺寸,最后终于敲定了一款。图片上看着真不错,原木色,简洁大方,跟我想要的感觉一模一样。客服也信誓旦旦地保证:“亲,安装很简单哦,我们有非常详细的图纸,孔位都是精准开好的,您放心!”
心里那点期待,就像泡腾片扔进了水里,咕嘟咕嘟地冒着快乐的泡泡。等待快递的那几天,每次路过书房空着的那面墙,我都仿佛已经看到了它立在那里的样子。
几天后,一个大纸箱终于送到了。那叫一个沉啊,费了老鼻子劲才把它弄进书房。怀着一种近乎虔诚的心情,我拿来美工刀,小心翼翼地划开胶带。一块块木板,一包配件,还有那几张至关重要的图纸和螺丝,都安静地躺在里面。我把它们一件件拿出来,在地板上按照顺序摆好,摩拳擦掌,准备大干一场。
开头挺顺利的。侧板、隔板,一一对号入座。我甚至还得意地哼起了小曲,觉得自己动手能力真不赖。可这得意劲儿,在我准备上螺丝固定最关键的后背板时,戛然而止。
问题就出在那些“精准开好”的安装孔上。
图纸上明明标着,这个A孔的螺丝,应该穿过侧板,稳稳地钻进后背板对应的B孔里。可我比划来比划去,A孔和B孔,它们俩就像闹了别扭的邻居,死活对不上。不是上下错开一两个毫米,就是干脆一左一右,谁也够不着谁。我以为是板子拿错了,翻来覆去地核对图纸上的编号,没错啊。又以为是方向反了,调个头试试,结果更离谱。
“是不是我眼花了?”我揉了揉眼睛,甚至拿出卷尺,对着图纸上的尺寸一格一格地量。现实冰冷地告诉我:孔位,它就是偏了。
那一瞬间,感觉就像一盆凉水从头顶浇下来,把之前的热情和期待浇了个透心凉。我不信邪,又尝试了其他几处对应的孔位,情况大同小异。有的勉强能对上,但螺丝拧进去别别扭扭,感觉木板都在发出痛苦的呻吟;有的干脆就是南辕北辙。
我瘫坐在地板上,看着眼前这一堆七零八落的木板,心里头那股火“噌”地就上来了。这叫什么事儿?浪费钱,浪费感情,最主要是浪费了我这一下午的时间和精力。我拿起手机,找到那个客服,劈里啪啦地把情况说了一遍,语气肯定好不到哪儿去。
客服的回复倒是很快,依旧是那句“亲,很抱歉给您带来不好的体验了呢”。他们提出了解决方案:要么,补偿我十块钱,让我自己找工具把孔扩大试试;要么,我把这一大堆东西重新打包寄回去,他们收到货后给我办理退货。
我看着地上这摊“烂摊子”,感觉更无力了。自己扩孔?我哪有那个工具和手艺,万一弄坏了板子,更是得不偿失。退货?想起当初把它搬上楼的艰辛,再想想要重新找纸箱、打包、联系快递,光想想就觉得是一场噩梦。那点补偿金,比起我耗费的心力,简直微不足道。
那股子烦躁慢慢退下去后,涌上来的是深深的疲惫和一种说不出的委屈。这不仅仅是一个书架没装成的问题,它更像是一个承诺的落空。我信任了网页上光鲜的图片,信任了客服笃定的承诺,可最终,这份信任被几个对不上的小孔击得粉碎。
书房里安静极了,只有我粗重的呼吸声。我盯着那些错了位的孔洞,它们像一双双嘲讽的眼睛。我就这么跟它们对峙着,过了不知道多久。
后来,我干脆躺在了地板上,望着天花板。心里慢慢平静下来。生气解决不了问题,退货又太麻烦。难道就这么算了?那我之前花的力气,还有对这个书架的期待,就都白费了吗?
不行。我骨子里那点倔劲儿上来了。它偏它的,我干我的!我就不信,能被这几个小孔给难住。
我重新爬起来,心态完全变了。不再是那个按照图纸按部就班的安装者,而是一个准备“改造”它的手艺人。我翻箱倒柜,找出了工具箱里最粗的那根钻头,又找了个小号的。没有电钻,就靠手拧。我先用小钻头在偏离的孔位旁边,小心翼翼地试探着钻出一个小引孔,然后再用大钻头,一点一点地,像蚂蚁啃骨头一样,把那个孔扩大,修正到正确的位置。
这活儿太磨人了。手得稳,劲儿得匀,生怕把木板弄劈了。拧一会儿,胳膊就酸了,停下来看看效果,再继续。木屑沾了一手一身,我也顾不上。那个下午剩下的时间,我就沉浸在这种重复的、缓慢的修正工作里。烦躁感不知不觉消失了,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奇特的专注和平静。
当最后一个孔被我手动修正完毕,拿起螺丝刀,将那颗迟到的螺丝稳稳地拧进去,听到它“嘎吱”一声终于到位时,那种感觉,真的,比当初收到快递时还要开心一百倍。那不是一种简单的完成任务的高兴,而是一种……一种战胜了困难的成就感,一种靠自己的力量把走了岔路的事情扳回正轨的踏实感。
当我终于把最后一块顶板安上,扶着这个“历经磨难”的书架缓缓立起来时,天都已经黑透了。我打开书房的灯,灯光洒在它身上。它静静地站在那里,挺拔,稳固。我用手摇了摇,纹丝不动。靠近了仔细看,才能在一些不起眼的地方,看到我手动扩孔留下的、不那么圆润的痕迹。
但奇怪的是,我看着那些痕迹,不再觉得它们是瑕疵,反而像是这个书架独有的“勋章”,也是我这次特殊经历的见证。我把之前堆在地上的书,一本一本地,小心地放上去。当最后一本书找到它的位置,这个书架仿佛瞬间被注入了灵魂,它不再只是一件家具,它承载了我的期待、我的挫败、我的坚持,和最终那份笨拙的、却属于自己的胜利。
现在,我每天在书房里,看到它,心里都格外踏实。网购的孔位不对,听起来是件挺倒霉的小事,但它教会我的,可能比一个完美送达的书架更多。它让我知道,生活里,有些“对不上”是常态,图纸是理想的,但现实往往有自己的脾气。当标准的解决方案失灵时,我们或许可以挽起袖子,靠自己的双手,用一点耐心和坚持,去修正那些偏差,亲手搭建起属于自己的、稳固的角落。
未经允许不得转载:品易文章网 » 内容均为网友投稿,不排除杜撰可能,仅可一观。
品易文章网
热门排行
阅读 (107)
1恋爱时的细心照顾,婚后的粗心忽略阅读 (98)
2在跨境电商做选品:从踩坑滞销到爆单的选品逻辑阅读 (92)
3市场调研助理:协助项目的问卷整理阅读 (90)
4他种的绿萝,我剪了枝阅读 (90)
5扫码领洗发水,收到后是小瓶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