要是在平时,我可能一笑而过。可那时候,不同了。房租马上就要交了,下个月的生活费还没着落。那种焦虑,就像有只无形的手掐着喉咙。我私聊了发消息的人,她叫小雅,说话特别热情。
“姐,这个项目特别稳,”她说,“我自己投了三个月,早回本了,现在纯赚。”
她发来几张截图——账户余额、提现记录,还有她最近买的新款手机。看着那些数字,我心动了。五千块,是我仅有的积蓄。但想想,每天两百,一个月就是六千,差不多是我之前工资的两倍。
犹豫了三天,这三天里我几乎没睡好。第四天早上,看见房东催租的短信,我一咬牙,转了五千过去。
小雅秒回:“姐,恭喜你迈出财富自由的第一步!”
头一个星期,确实像她说的那样。每天下午两点准时到账两百,我试着提现过一次,五分钟就到账了。那几天,我走路都带风,甚至开始盘算着,再攒点钱就去旅游。
可好景不长。第八天,小雅在群里发公告:“平台升级,需要再投五千解锁更高收益。”
我心里咯噔一下。群里已经有人质疑,但立刻被几个“老会员”怼了回去。“不想投就别投,机会留给有魄力的人。”“我加了五万,这才是真正的投资心态。”
我看着群里热火朝天的讨论,突然觉得哪里不对劲。那些说话最积极的,头像都是网红美女,说话方式也出奇地一致。
第二天,收益没有准时到账。小雅私信我:“姐,系统有点延迟,别急。”
这一延迟就是三天。群里开始炸锅,有人要求退钱,但立刻被踢出群聊。我给小雅发消息,发现已经被拉黑。那一刻,浑身冰凉。
五千块,对我意味着什么?是四个月的房租,是半年的伙食费,是我不敢告诉家人的秘密。
我不甘心,开始疯狂搜索这个平台的信息。在一个贴吧的角落里,找到几个同样被骗的人。我们建了个小群,一共七个人,来自天南海北——有刚毕业的大学生,有带孩子的主妇,还有退休的老人。
最让我难忘的是李阿姨,六十多岁了,被骗的是她攒了一年的退休金。“我就想赚点钱,给孙子买个好点的生日礼物。”她在语音里哽咽着说。
我们决定报警。在派出所做笔录时,警察直摇头:“这种骗局太多了,钱追回来的可能性很小。”
从派出所出来,天已经黑了。我站在十字路口,看着来来往往的人群,突然就哭了。不是心疼那五千块钱,是恨自己怎么就那么傻,明明知道天上不会掉馅饼,还是抱着侥幸心理跳了进去。
那之后,我消沉了很久。直到有一天,在图书馆偶然翻到一本讲骗局的书,里面有个词击中了我——“沉没成本”。就是说,人会因为已经投入的成本而继续做错误的决定。
我突然明白了。如果我一直沉浸在自责中,就是在继续为这个错误投入更多——投入我的时间、精力和快乐。
重新开始找工作很难。有段时间,我同时打三份零工——早上送外卖,下午在超市理货,晚上做代驾。累是真的累,但每一分钱都挣得踏实。
大概过了半年,我找到了一份正式工作。领到第一个月工资那天,我去银行办了张新卡,往里存了五千块。这张卡,我到现在都没动过。它不是存款,是个提醒。
去年,我在一个创业论坛上认识了小王。他正在做一个防诈骗的公益项目,想开发一个APP,专门揭露各种骗局。我二话没说,加入了团队,负责内容整理。
现在,我们的APP已经帮助了上千人识破骗局。每次收到用户的感谢信,我都会想起那段经历。如果非要说那五千块买来了什么,大概是买来了一个教训,还有现在做的这件事的意义。
前几天,我妈突然问我:“要是现在再有人跟你说投五千能冻着赚钱,你投不投?”
我笑了:“妈,我现在只信脚踏实地。”
人这一生,难免会走错路、看错人。重要的不是永远不跌倒,而是跌倒后能看清脚下的路,还能继续往前走。那五千块钱,早就不是钱的事了。它像一面镜子,照见过我的贪婪和软弱,也照见了后来的清醒和坚强。
未经允许不得转载:品易文章网 » 内容均为网友投稿,不排除杜撰可能,仅可一观。
品易文章网
热门排行
阅读 (107)
1恋爱时的细心照顾,婚后的粗心忽略阅读 (98)
2在跨境电商做选品:从踩坑滞销到爆单的选品逻辑阅读 (93)
3市场调研助理:协助项目的问卷整理阅读 (90)
4他种的绿萝,我剪了枝阅读 (90)
5扫码领洗发水,收到后是小瓶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