品易文章网品易文章网

58岁不会用智能手机,女儿教她玩微信后能视频看孙子

    我今年五十八了。以前啊,我总觉得,人这一辈子,该经历的经历了,该见识的也见识了,没啥能难倒我的。可谁承想,临老了,倒让这么个小玩意儿给难住了——就是那智能手机。

    那是个扁平的、光滑的、黑乎乎的玻璃板子,女儿给我买的时候,说是最新款的。我拿在手里,感觉比一块烙饼重不了多少,可这心里头,沉甸甸的。手指头往上头一戳,它就亮了,花花绿绿的图标,看得我眼花缭乱。女儿教我这个是打电话,那个是发短信,可我脑子里一团浆糊,这边听,那边就忘了。那屏幕滑溜溜的,我的手指头又是粗的,带着常年干活留下的茧子,总是不听使唤,想点这个,偏偏按到了那个。有时候不小心碰错了地方,不知怎么就跳出来个吓人的画面,或者响起一阵怪音乐,弄得我心惊肉跳,赶紧把它扔到沙发上,像扔个烫手的山芋。

    我心里头憋着一股劲儿,又掺杂着说不出的委屈。年轻时候,厂里那么复杂的机床图纸我都看得明白,现在倒好,连这么个巴掌大的东西都摆弄不了。看着街上的年轻人,个个低着头,手指在屏幕上飞舞得像穿花的蝴蝶,我心里就不是滋味。我觉得自己被这个时代给落下了,隔在了一堵看不见的玻璃墙外面,他们在里头热热闹闹,我在外头孤零零的。

    女儿工作忙,住在另一个城市,一年也回来不了几趟。我最挂念的,就是我的小孙子,虎头虎脑的,才三岁。以前他们回来,我能抱着他,亲他胖乎乎的小脸,听他咯咯地笑。他们一走,我这心里就空了一大块。想得厉害了,就只能翻翻旧相册,那照片还是去年照的。老头子看我这样,劝我说:“别折腾那玩意儿了,想孩子了就打电话听听声音。”可光是声音,哪够啊?我想看看他是不是又长高了,小脸是不是又圆了。

    后来有一次,女儿回来,看我对着孙子的照片发呆,她没说什么,只是坐到我身边,重新拿起了那个让我头疼的手机。她这次没急着教我那么多,只点开了一个叫“微信”的绿色图标。

    “妈,咱不学别的,就学这个。学好了,你就能随时看见你大孙子了。”女儿的声音轻轻的,却像个小锤子,敲在了我心坎上。

    能看见孙子?这句话比什么都管用。我立刻打起了精神。

    “你看,妈,点这个‘通讯录’,再点这个,找到我的名字……对,就是这样,慢慢点,别急……”女儿握着我的手,引导着我的手指在屏幕上移动。她的手指是那么灵活,而我的,却僵硬得像根木头。我学得慢,一个简单的步骤,往往要重复好几遍。有时候我急得额头冒汗,生怕女儿不耐烦。可她一点都没有,总是笑着说:“妈,你比我强多了,我当初学这个,还没你快呢!”我知道她是哄我,但这心里,暖乎乎的。

    最难的一步,是那个“视频通话”。那几个字我认得,可操作起来就是另一回事了。要先找到和女儿的聊天界面,再点右下角那个小小的“加号”,在一排小图标里,找到那个像摄像头的图案。我老是记不住顺序,不是点错了,就是按下去没反应。女儿就不厌其烦地,一遍又一遍地给我演示,把步骤一步步写在纸上,字写得大大的:“第一步,点微信;第二步,点女儿的头像;第三步……”

    那几天,我像着了魔似的,一有空就拿着手机和那张“说明书”比划。老头子笑我:“比当年考级还用功呢!”我没理他,心里只有一个念头:我得学会,我得看见我的大孙子。

    大概练习了四五天吧,那天晚上,我鼓足了勇气,决定自己试一次。手心里全是汗,心跳得咚咚响。我按着纸上写的,一步,两步,三步……当手指终于颤巍巍地点上那个摄像头图标时,屏幕突然一变,传来了“嘟…嘟…”的等待声。那一刻,我的心都快跳到嗓子眼了!

    响了没几声,屏幕猛地亮了!先是晃了一下,然后,女儿的笑脸出现了,她喊着:“妈!你真棒!自己打通啦!”紧接着,一个小脑袋挤进了画面,是我那日思夜想的大孙子!他红扑扑的小脸占满了整个屏幕,大眼睛忽闪忽闪的,冲着镜头喊:“奶奶!奶奶!”

    就这一声“奶奶”,我的眼泪“唰”一下就下来了。止都止不住。那是一种什么感觉呢?就好像你一直渴望的一件宝贝,隔着千山万水,你费尽了力气,终于,它一下子蹦到了你的眼前,那么真实,那么鲜活。我隔着冰凉的手机屏幕,却仿佛能摸到他软软的头发,闻到他身上那股好闻的奶香味。

    “哎!哎!奶奶在呢!”我哽咽着应着,使劲用手背抹眼泪,想把孩子看得更清楚些。他在屏幕那头,给我看他新画的画,那是一团五颜六色的线条,他奶声奶气地说这是大恐龙;又给我表演刚学会的儿歌,小手小脚一起比划着。我这边,只是一个劲儿地点头,一个劲儿地说“好,好”。老头子也凑过来,对着屏幕傻笑。那小小的屏幕,仿佛成了一个神奇的窗口,一下子把我远在千里之外的快乐,拉到了眼前。

    从那以后,我的生活不一样了。我和女儿、孙子的视频,成了每天的固定节目。我看着他一天天长大,看着他咿呀学语,看着他调皮捣蛋。春天,他给我看公园里新开的花;夏天,他举着冰淇淋对着镜头舔;秋天,他捡了金黄的落叶送我;冬天,他戴着厚厚的帽子,像个圆滚滚的小熊。

    我不再觉得那手机是个冰冷的怪物了,它成了我手里的一个宝,是我和儿孙之间的一座桥。这座桥,是我女儿,用她的耐心和爱,一砖一瓦帮我搭起来的。它跨过了距离,也跨过了我心里曾经对新时代的那种畏惧和隔膜。

    现在,我不只会视频了,女儿还教我发语音,我会对着手机说:“宝宝,奶奶想你啦。”过一会儿,就能听到他稚嫩的回话。我还学会了在朋友圈里看女儿发的孙子的照片和视频,看着那些点赞和评论,我感觉自己也融入了他们的生活。

    回头想想,五十八岁,好像也不是那么老。学新东西是慢了点,但只要心里有念想,身边有耐心教你的人,就没有啥是学不会的。那块小小的屏幕,照亮了我的晚年,让我的牵挂,有了温度,看得见,也听得到。

未经允许不得转载:品易文章网 » 内容均为网友投稿,不排除杜撰可能,仅可一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