品易文章网品易文章网

减肥只靠节食伤身体:结合运动 + 健康饮食,1 年瘦 30 斤更健康

    那时候,我站在镜子前,捏着腰侧怎么都藏不住的赘肉,心里只有一个念头:我得瘦下来,立刻,马上。

    于是,我开始了一场对自己极其严苛的“战争”——节食。早餐,一杯黑咖啡,几口白煮菜;午餐,半个苹果,或者一小盒无糖酸奶;晚餐?那根本是存在于字典里的陌生词汇。头两个星期,体重秤上的数字确实往下掉了,我欣喜若狂,觉得找到了捷径。可随之而来的,是挥之不去的头晕眼花,是爬两层楼梯就心慌气短,是夜里饿得胃里像有只手在抓挠,翻来覆去睡不着。脾气也变得特别差,对家人一点就着。最可怕的是,我看着任何食物,脑子里冒出的第一个念头不是“它好不好吃”,而是“它有多少卡路里”。生活变成了一串冰冷的数字,快乐被彻底抽干了。

    真正的转折点,是那个周一的早晨。我猛地从床上坐起来,一阵天旋地转,眼前发黑,差点直接栽回枕头里。那一刻,心脏在胸腔里咚咚乱跳,像擂鼓一样,我真实地感到了恐惧。我意识到,这不是在变好,我是在拆解自己健康的墙砖,去换一个虚无缥缈的数字。这条路,走不通了。

    我必须换条路走。

    我做的第一件事,就是走进了小区附近那家从不敢踏入的健身房。第一次去,窘迫得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。跑步机上跑了不到五分钟,就喘得像拉风箱,狼狈地停下来,看着旁边的人挥汗如雨,心里满是羡慕。一个好心的教练大概看出了我的无措,过来简单指导了我一下,告诉我刚开始要慢,要循序渐进。他的话给了我一丝安慰。我从快走开始,二十分钟,三十分钟,再到能慢跑四十分钟。汗水顺着脸颊往下淌,衣服湿透粘在背上,那种精疲力尽的感觉,和饿肚子的虚脱完全不同,它是一种释放,一种“我做到了”的踏实。

    光动起来还不够,我开始认真地对待“吃”这件事。我不再把自己当兔子喂,而是学着给自己做“饭”。我去菜市场,挑最新鲜的蔬菜,买优质的鸡胸肉、牛肉和鱼虾。我的厨房变得热闹起来。以前是冷锅冷灶,现在,清晨会有燕麦粥在锅里咕嘟咕嘟地冒着热气;中午的饭盒里,是糙米饭搭配清炒西兰花和一块煎得恰到好处的鸡胸肉;下午饿了,就喝一杯酸奶,或者吃一小把坚果。我甚至学会了做全麦面包,看着面团在烤箱里慢慢变得金黄饱满,满屋子都是麦香,那种满足感,是以前啃着干巴巴的苹果时从未有过的。我不再计算每一个卡路里,而是关注食物本身——它干不干净,营不营养。我允许自己每周有一顿“欺骗餐”,吃一块想念已久的蛋糕,或者和朋友约一顿火锅,不再有负罪感。因为我明白,这不是放纵,而是为了能更长久地坚持下去。

    这个过程,当然不是一帆风顺的。有过平台期,体重连续两三周纹丝不动,让人焦躁得想放弃;也有过因为工作太累,回到家只想瘫着,根本不想换衣服去运动的时候。但我学会了和这些情绪共处。平台期,我就稍微调整一下运动计划,或者饮食结构,耐心地等身体适应;不想动的时候,我就告诉自己,“只去走十分钟也好”,而往往一旦开始,就能完成整个训练。

    变化,是在这一点一滴的坚持中,悄然发生的。

    首先是我的精神状态。我不再那么容易感到疲惫,每天醒来都觉得精力充沛。皮肤也因为健康饮食和规律运动,变得透亮有光泽。以前那些紧紧绷在身上的裤子,裤腰渐渐松了,我得重新去买小一码,甚至两码的衣服。那种感觉,比看到体重秤上数字下降更让人欣喜。

    一年后的今天,我回头看去,那个站在镜子前焦虑、用饥饿折磨自己的女孩,已经有些模糊了。我瘦了整整三十斤,但收获的,远不止这个数字。我收获了一个更健康、更有活力的身体,一种对生活重新燃起的热情,以及一份“我能做到”的笃定自信。

    如果说,节食是一场针对自我的残酷剥夺,那么“运动+健康饮食”,则是一场漫长而温柔的自我重建。我不再是那个苦苦对抗食欲的囚徒,我成了自己生活的打理者,用心地照顾着自己的身体和情绪。这条路,走得慢一些,却无比踏实,因为它通向的,是一个真正健康、快乐的自己。

未经允许不得转载:品易文章网 » 内容均为网友投稿,不排除杜撰可能,仅可一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