品易文章网品易文章网

多年好友借 U 盘拷贝隐私信息

    这件事过去好几年了,可每次想起来,心里头还是沉甸甸的。那感觉,就像衣兜里揣着个忘了还别人的东西,时不时硌你一下。

    老周是我大学同学,睡在我上铺的兄弟。一起打过球,一起通过宵,一起在深夜的路边摊,就着烤串和啤酒,聊过各自心底的姑娘和遥不可及的未来。毕业十几年了,我们留在了同一座城市,联系没断。他性子沉稳,我比较跳脱,但相处起来就是舒服,没什么需要刻意维护的。他家里有什么事,我肯定到场;我遇到坎儿,他二话不说就来搭把手。这种交情,我以为固若金汤。

    那天下午,他来了,脸色有些憔悴,眼里的血丝像蛛网。他没多寒暄,直接说:“兄弟,帮个忙。借你个U盘用用,容量大点的,拷点东西。”

    我一边应着“跟我还客气啥”,一边顺手从抽屉里翻出那个崭新的闪迪U盘,64G的,还没拆封。“喏,新的,拿去用。”

    他接过去,捏在手里,却没立刻走。嘴唇动了动,像是想说什么,又咽了回去。屋子里有种奇怪的安静,只听见窗外隐约的车流声。

    “是……些私人的东西。”他终于又开口,声音有点哑,“照片,还有一些聊天记录什么的。想留个底。”

    我当时正忙着改一个设计图,头也没抬:“嗨,跟我还解释这个。拿去用就是了,多久都行。”

    他点点头,没再说什么,把U盘揣进兜里,转身走了。我继续盯着屏幕,心里还嘀咕了一句:老周这人,就是太见外。

    大概过了一个多星期,他才把U盘还回来。那天他精神看着好了些,但眉宇间那点郁结还在。他把U盘递给我,说了声“谢谢”。

    我说:“完事儿了?”

    他“嗯”了一声,顿了顿,又补了一句:“里面的东西……我都删干净了。”

    我随手把U盘扔回抽屉:“行了,知道了。”

    故事如果到这里结束,那不过是朋友间一次寻常的互助。可偏偏,后来出了意外。

    几个月后,公司急着要一份存在家里的项目备份,我翻遍了常用U盘都没找到,猛地想起了抽屉里那个闪迪。对,老周还回来那个,是空的。

    我插上电脑,指示灯亮起。打开盘符,果然是空的。我正准备关掉窗口,鬼使神差地,顺手点击了右键,选择了“属性”。

    磁盘空间显示:已使用——3.2G。

    我的心猛地一跳。空的文件夹,怎么会占用3.2G的空间?

    一个念头像冰冷的蛇,倏地钻进我的脑海:他用了文件隐藏,或者,他以为他删除了,但其实只是放进了回收站,而U盘的回收站是独立的……

    一种复杂难言的情绪瞬间攫住了我。是好奇吗?有一点。是窥探欲吗?我不能完全否认。但更多的,是一种被信任托付了的、沉甸甸的东西压在心上的感觉。他当时那欲言又止的神情,那憔悴的面容,那句“私人的东西”,此刻无比清晰地回荡在我眼前。

    我知道,只要我打开电脑的“显示隐藏文件和文件夹”选项,或者打开U盘根目录下的“Recycled”文件夹,他那所谓的“隐私”,他小心翼翼想要守护的秘密,就会毫无保留地摊开在我面前。那个U盘,此刻不再是一个简单的存储工具,它成了一扇门,一扇通往我挚友内心最脆弱角落的门。推开它,不费吹灰之力。

    我的手指放在鼠标上,在那个选项前徘徊。电脑屏幕的光,映着我犹豫不定的脸。

    我到底该不该看?

    那几分钟里,脑子里跟过电影一样。我想起他结婚时,笑得像个傻子;想起他孩子出生时,他红着眼圈给我们发消息;想起去年他父亲生病,他在医院走廊里抱着头,一声不吭,我陪他坐到天亮。这十几年的情谊,一幕一幕,又真又切。

    我忽然明白了。他借走的,不只是一个物理意义上的U盘。他借走的,是我这个人所代表的“绝对安全”。他把人生中某一段不堪回首的、或者极其珍贵的、无法与外人道的记忆,密封起来,交托给了我。他信任的,不只是这个不会泄密的金属疙瘩,更是我这个人。

    而我呢?如果我点下去了,我看到的可能是一些照片,几段文字,一个故事。我满足了一时的好奇,甚至可能掌握了朋友的一个“把柄”。但然后呢?我该如何面对他?我们之间那堵叫做“信任”的无形高墙,会在那一刻轰然倒塌,留下一地狼藉,再也无法修复。我将会永远失去他毫无保留的眼神,和我们之间那种无需言说的默契。

    那个U盘,此刻像一个道德的试金石,烫得我手心发汗。

    最终,我长长地吐出一口气,移动鼠标,没有点击“显示隐藏文件”,而是光标坚定地落在了“格式化”上。

    我再次确认了选项,然后,点击了“开始”。

    进度条飞快地跑满,屏幕提示格式化完成。再次查看属性,已使用空间——0字节。

    那一刻,心里像有一块大石头终于落了地。不是遗憾,而是一种无比的轻松和洁净。我守护了什么?我守护的不是他的那些秘密,那些照片或文字本身。我守护的,是他对我的信任,是我们之间这十几年沉淀下来的情谊。

    后来,我和老周还是像以前一样来往,喝酒,聊天。他从未再提起过那个U盘,我也永远都不会问起。有时看着他放松大笑的样子,我会想,幸好,幸好我当时忍住了那一瞬间的冲动。

    这件事给了我一个刻骨铭心的教训:真正的朋友之道,有时候不在于你为对方付出了多少,而在于你为他克制了多少。克制你的好奇,克制你的冲动,克制你内心深处那点幽暗的窥探欲。

    那只小小的U盘,我一直留着,没再用来存储别的。它就放在抽屉里,像个沉默的纪念碑。它提醒我,人与人之间最珍贵的东西,往往不是那些可以看到、可以触摸的实物,而是那份看不见、摸不着,却重如泰山的——信任。而守护这份信任,需要一种比好奇心更强大的力量,它的名字,叫做尊重。

未经允许不得转载:品易文章网 » 内容均为网友投稿,不排除杜撰可能,仅可一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