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时也没多想,想着反正是大公司的活动,顺手就扫了。页面跳转得特别快,直接进入一个挺花哨的界面,上面滚动着“恭喜您获得10G流量体验包”的字样。底下有个特别显眼的红色按钮,写着“立即领取”,我顺手就点下去了。
这一按可好,弹出来好几页用户协议,字小得像蚂蚁,我也没耐心看,一路点“同意”。最后一步要输验证码,我还嘀咕领个流量怎么这么麻烦。输完验证码,页面显示“业务办理成功”,可等了好久,说好的10G流量一直没到账。
第二天早上,手机突然收到一条短信:“您已成功订购‘极速畅玩包’业务,月费89元。”我当场就懵了——我每月话费才三十多块,这89元的业务是从哪儿冒出来的?
赶紧打客服电话,转接了好几次人工服务,等了十几分钟才有人接听。客服说这个“极速畅玩包”是昨天下午通过网上渠道办理的,已经生效了。我这才反应过来,就是那个扫码领流量惹的祸。
“可我是要领免费流量,不是要办收费业务啊!”我在电话这头急得直跺脚。
客服小姑娘语气很客气,但话里话外都在说这是我本人操作确认的。她提到系统里有完整的操作记录,包括我点击同意的用户协议,还有输入的验证码。她说那些协议里其实明确写了这是付费业务,只是可能我没仔细看。
我要求立即取消,客服却说业务已经生效,如果现在取消,当月费用还是要扣。也就是说,哪怕我只用了一天,这89元也得照付。我当时气得手都在抖,这不是强买强卖吗?
挂掉电话后,我仔细回想整个过程,才发现到处都是坑:那个二维码根本不是官方渠道,页面设计得花里胡哨故意让人看不清条款,领取按钮设置得特别大诱导点击,最后还要验证码确认——后来懂行的朋友告诉我,那个验证码其实就是办理业务的最终确认环节。
最让我寒心的是,这种套路明明就是陷阱,可因为所有流程在表面上都“合法合规”,我想投诉都找不到突破口。给消费者协会打电话,工作人员很耐心地记录了情况,但也直言不讳地说这类投诉特别多,处理起来很麻烦,因为从技术层面看,确实是我自己一步步操作确认的。
那几天我逢人就说这个事儿,发现身边好几个人都有类似经历。同事小王在某个App里抽奖,结果被扣了会员费;表妹点击了清理手机垃圾的链接,莫名其妙订了安全服务。大家都是在不经意间中了招,等发现时已经晚了。
这件事给我上了深刻的一课。现在我看见二维码就像看见陷阱一样,再也不敢随便扫了。手机里那些花里胡哨的弹窗、推送,我都是直接关掉。下载App也只在官方应用商店,每个权限请求都要琢磨半天。
上个月回老家,看见邻居李阿姨举着手机正要扫路边送的免费洗衣液,我赶紧拦住她。听我讲完经历,她后怕地说:“现在这些骗术也太精了,我们这些老年人更分不清啊。”
89元买了个教训,说贵不贵,说便宜也不便宜。但它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:天上不会掉馅饼,越是看起来诱人的优惠,背后越可能藏着陷阱。现在我的手机清净多了,不再被各种推送打扰,反而觉得轻松。只是偶尔想起这件事,心里还是会泛起一丝苦涩——为什么做个诚信的经营这么难?为什么非要通过欺骗的方式来获取用户呢?
这大概就是我们现在都要面对的现状吧。只能自己多留个心眼,毕竟吃亏上当的滋味,真的不好受。
未经允许不得转载:品易文章网 » 内容均为网友投稿,不排除杜撰可能,仅可一观。
品易文章网
热门排行
阅读 (107)
1恋爱时的细心照顾,婚后的粗心忽略阅读 (98)
2在跨境电商做选品:从踩坑滞销到爆单的选品逻辑阅读 (92)
3市场调研助理:协助项目的问卷整理阅读 (90)
4他种的绿萝,我剪了枝阅读 (90)
5扫码领洗发水,收到后是小瓶装